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很多人都坐过各种类型的汽车,能随口说出众多的汽车品牌,可你坐过手工打造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吗?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几个年轻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一辆纯手工打造的实体油电混合动力车,并在今年九月份的开学典礼上载十人成功上路,为浙江职业教育发展又添佳绩。
手工打造实体汽车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中并非无迹可循,在汽车学院的博物馆里,有一张70年代的黑白老照片,拍摄的是学校第一辆手工实体汽车。虽然因为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但也曾是师生们共同的骄傲,毕竟在那个年代有一辆汽车很不容易。
骄傲归骄傲,可毕竟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并且如今保留下来的只有照片。为了延续这个传统,去年汽车学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再造一辆手工实体汽车,并且要是当前最流行的油电混合动力车,让这个一直都在的“汽车梦”再一次走入现实并要一直延续下去。
说做就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从来都敢想敢做,这一次更是鼓足了劲要“大干一场”。从去年12月底做出决定后,小组负责人刘大学老师就没闲着,做创意,想方案,忙的不亦乐乎。今年5月份,方案就绪、零部件也基本到位,“造车小组”开始行动。为了锻炼年轻老师的专业动手能力,同时也为学校搭建科研平台,证明学校实力。这一次的造车执行团队里都是年轻的新老师,甚至还有两个是今年3月份刚入职的小伙子。能不能顺利做成这个新鲜事物,打响这第一仗,成就汽车学院“虎狼之师”的名号,刘老师说起先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但事实证明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他们做出的成绩已经完全超过了自己的想象。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也为浙江交院的历史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27岁的方栋华是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研究生,3月份他刚来到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便参与到“手工小组”,并担任组长。方老师说能够作为主力之一亲手做一辆手工汽车一直都是他的梦想,但这一次的“圆梦”更加离不开的还是两位资深的技术支持老师和其它三个各自“身怀绝技”的小组伙伴。就这样,从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五月开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的 “特种兵小组”四人组合打响了智慧和精神较量的战役,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创下了这一“交院小神话”,在学校里赢得了“虎狼之师”的美誉……
来到汽车学院的办公楼下,大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辆“绿皮”的“路遥号”手工汽车。刘大学老师告诉记者,因为要留作教学科研方便随时拆卸,因此目前还没有给车上“外包装”,其内部构造依然清晰可见。
据了解,这辆目前为止车速可以达到80码的手工汽车具有三大亮点:一是混合动力,属于国家大力发展的车型;二是前后独立悬架,保证汽车高度的乘坐舒适性;三是自行设计、手工制造,突破了设备、材料上的瓶颈约束。也就是说,造车组用纯手工的方式完成了等同或超前社会的先进汽车技术。
今年25岁的吴志军是四人造车组中最年轻的一个,一直被组里其它三人称作“电动小王子”。这是因为电动汽车原理是他的专业领域,加上他天性里耐心和细心的品性,常常在大家一筹莫展找不到思绪的时候,他细致入微的发现给了了所有人惊喜,仿佛沙漠中的绿洲,“拯救”了一组人的思绪,“王子”之称非他莫属。
和吴志军一样,“特种兵”四人组内其它三人也各有所长。方栋华老师负责总体协调,是生产组长;黄国潮老师擅长于“外联工作”,担任采购组长的职务,同时还负责发动机装置部分;而王征老师则被称为“大力征哥”,不仅有“大力水手”般的“神力”,还对于转向装置有着天生的敏感和把控能力。
除了发挥各自的优势外,作为“特种兵”组,更加不可或缺的还是“虎狼之师”的精神和品质。“君子力行,车以载之”,正是在汽车学院“君子文化”内涵的引领和熏陶下,这些年轻的老师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没有报酬,没有假期
,整日甚至整夜的泡在汽车实训基地,为的是心中的这份信念,还有对于汽车,对于学生最无私的爱和奉献。
“做的不行就拆掉返工,有一些操作上的困难我们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电焊,刷油漆,切割,打孔我们全部亲力亲为。遇到难题实在想不出来就求援,咨询专业人士,网上寻求答案,凑足灵感再重新开始。”方栋华老师说这些的时候眼睛仍然闪着光芒,他告诉记者为了节省成本,他们用集体的智慧把摩托车驱动改装加工成汽车的驱动,而这种手工改装能够成功的并不多。
为了真实感受下这辆手工汽车的性能,记者进行了实地体验,坐在这个“没盖”的“裸露”甲壳虫上,不断感受到校园里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刘大学告诉记者这辆汽车纯手工打造的底盘虽然不到200斤,但曾经在今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承载11个人绕校园一周环行。汽车在中小负荷低速和大负荷高速时采用发动机和电机变换或混合提供动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底盘采用高强度钢焊接成承载式车身,前后桥采用独立悬架,以提高安全舒适性。车身采用镂空表达方式,简明直观。
在浙江交院的汽车学院里,汽车文化从来都绵延不息,未曾停歇。每年的12月份这里都会举办汽车文化节;技能比武大赛,拆装比赛,汽车知识竞赛也层出不穷。从老师到学生,学习到实践蔚然成风,知行合一是每个人一直遵循的理念。
汽车学院实训中心专业副主任、造车组电器技术支持周志国说这辆车的完成过程让他对于四位年轻老师的特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后如果学生在汽车的实训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这几位老师来现场指导。另外,对于四人组的老师们来说,他们也在造车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与自己本身的专业理论相结合,在以后的教学中便可努力达到“知行合一”,这其实是这次造车过程的最大和最有意义的收获。
在浙江交院里,除了培养学生,对于老师的培养也一直在同步。多少年来,汽车学院一直构建 “分层次定目标”的师资培养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全方位培养具有先进职教理念、高技能、高教学水平的德艺双馨的专家级“高职大师“。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从生产商学先进汽车技术、搭建科研平台、坚持内部培训、开展对外培训、下企业实践锻炼、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等方式形成对教师的全方位培养。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富根告诉记者,这辆车的造成也是学校师资内涵建设成绩的体现,接下来汽车学院打算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手工造车活动中来,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造出更多更好的汽车,同时也培育出更多交通建设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优质人才。汽车学院的师生们今天“坐”着这辆手工车体验感受,下一次他们将会坐着自己造的车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