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浙江教育报》报道汽车学院校企合作项目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1-28


前不久,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举办了一场校园招聘会,共邀请了70家企业参加。然而当天,操场上的招聘摊位多了不少,一数之下,到场的企业竟然达到了120家。

这多出来的“50”是怎么回事?“该院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掌握得很全面,一毕业就能上岗,许多特别优秀的学生都不用老师傅带。”来自杭州市余杭区一家4S汽车店的经理告诉记者,自己店里有好几名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年级的实习生,公司上下都对他们很满意,因而此次虽然未被列入学院邀请的行列,但为了招到好员工,也就厚着脸皮不请自来了。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依旧严峻的当下,这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缘何如此受企业青睐?“这与学校重视校企合作分不开。”该院汽车学院院长马林才给出了答案。

尽管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但背后却是汽车学院在积极寻求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升实训基地条件、倒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在马林才看来,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院校的关键,也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而要让企业最终携手交通职技院,关键在于学院在争取合作的过程中,让双方一开始就能看到共生多赢的结果。在与东风本田合作的协议中,就有这样的条款:提供东风本田汽车订单班所需的教学、办公设备、实训设备、良好师资和学生资源、充足的项目建设配套资金,保障学生按期完成学习,毕业后进入东风本田汽车品牌店就业。

在实训基地,记者看到,基地的一头摆放着课桌黑板,另一头则陈列着各种仪器设备以及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学生们穿着东风本田汽车品牌店的工作服,有的在发动机前拧螺丝,有的在操控台前编程序,有的在车子底下检测故障。两名教师在一边指导,其中一位是学院的专业教师,另外一位则是企业派来的高级技师。原来,订单班由校企双方共同编写上课教材,相关课程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进行。该班学生小徐说,现在上课都采用理实一体的方式,教师上完理论知识后,就直接在实训基地的另一头指导学生操作。“企业来的师傅会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告诉我们,教给我们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法,使我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点,并学会了自主思考,操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学院采用的这一订单班教学模式,引入了企业的核心技术——维修手册,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保证他们始终站在产业发展的最前端。“在一般的校企合作中,几乎没有企业愿意把维修手册‘拱手奉上’。”汽车学院副院长朱福根自豪地告诉记者,除此以外,企业还把最新的销售服务以及企业文化纳入教学中,将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作为教学标准,从而实现了“教、学、做”一体,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的同时,即进入了企业进阶式服务课程体系的大门,开始了职业生涯。“这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更培养出了符合企业要求的准员工,深受企业的肯定和欢迎。”朱福根说。

如今,像东风本田汽车这样的订单班在汽车学院已有8个,不少企业都是看重了该院汽车专业的实力后,主动找上门来的。去年11月,中德汽车机电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合作项目工作委员会在我国进行了严格的考察筛选后,最终选定了5家成为第一批与德国奥迪、宝马、大众、保时捷、奔驰这五大汽车生产商合作的高职院校,共同开展中德汽车职业教育。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其中一所。就在记者前往该校采访的当天,德国保时捷汽车公司刚空运来5台价值130多万元的发动机,捐赠给学院开展教学。中德实验班的学生们围着这几个散发着机油味的部件,急切地问教师:“老师,您什么时候给我们讲解保时捷发动机?”

事实上,汽车学院经常会收到企业捐赠的整车、零部件、仪器设备,并且都是最新款的。仅去年,该院就获得了来自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等汽车公司捐赠的GTS故障诊断仪,速腾、迈腾、宝来整车,以及大量专用工具等总价值约347.4万元的企业设备捐赠。马林才告诉记者,这也是学校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开出的一项“起码条件”。“看到实物,才能使我们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实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零公里’就业。”马林才说,学院有责任为学生注入可持续发展力,因而他们对校企合作的种类和项目,以及企业所属的行业性质、企业规模、文化战略等方面进行过全面、深度的解析,然后根据内容将校企合作归为五类,依据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

于是,借助丰富的行业资源,学院的诚意和实力逐步凸显,并成为企业老总们有口皆碑的一块金字招牌。在每年的毕业生招聘会上,众企业争先恐后到来,生怕来晚了就招不到学生。而经与众多企业诚意合作,带来连锁效应,学院做大做强也水到渠成:教师下到企业锻炼培训使得专业水平和技能迈上新台阶,大大提升了“双师型”比例;学生就业工作渠道不断拓宽,完全就业率高达100%;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社会服务成绩显著,近5年来,累计为社会培训1万余人次,并承担了2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在缓解城市拥堵等问题上贡献了高职院校的力量。

“整个公司无人能解的难题被你们学校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解答了,真了不起。”当记者来到一汽大众班班主任周志国办公室时,他刚刚接到嘉兴北方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的电话,称赞他的学生沈凯强。原来,前段时间送来一台待修理的车,然而公司的维修人员耗费了一周时间也找不出故障原因。结果,沈凯强根据故障现象,对照电路图,发现是前阅读灯插接器4号引角到后阅读灯插接器1号角的线路存在对地短路,所以才导致阅读灯不亮。“你是怎么做到的?”在拨通沈凯强的电话后,记者问。“这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一流实训条件,还有老师在上课时允许我们的一切‘好奇’,比如我们想把车头拆开来观察,虽然这也许会损坏车,但老师从不拒绝。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实战能力,当真正到企业一线时完全不陌生。”沈凯强说。

浙江教育报关于报道汽车学院的链接: http://www.zjjyb.cn/jyb/yaowen/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