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浙江小灵拆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小坪率技术团队一行来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专项调研。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顾凯锋,合作交流中心主任虞小燕,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新能源汽车专委会主任委员黎宇科,学校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和博士团队参加会议,会议由汽车学院副院长郭宏伟主持。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顾凯锋代表学校对黎宇科主任和郑小坪总经理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浙江交院一直以来紧扣服务教育强国和交通强国战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行“政校企·产创研”六位一体合作模式,特别是汽车学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实力,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汽车行业人才。通过此次与小灵拆公司的交流,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循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助力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

会上,双方围绕绿色交通、智能拆解、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汽车零部件及"三电"系统再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展开深度交流。浙江小灵拆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小坪详细介绍了公司作为绿色循环经济领域的先锋企业,在推动汽车产业资源循环方面的创新实践。小灵拆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团与慈溪市政府共同打造的汽车产业资源循环项目,始终围绕《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报废汽车拆解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通过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目标,推动汽车拆解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她表示,小灵拆在“绿色循环智造”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与我校汽车、智慧交通等专业的特色高度契合,作为学校的优秀杰出校友,郑小坪总经理向与会师生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要将小灵拆打造成为新能源汽车绿色循环智造产业引领者的梦想和蓝图。

中汽研副总工黎宇科从行业发展及政策层面进行分析,为校企合作指明了方向。他表示,当前汽车后市场循环行业科技含量和数字化程度低,但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增加,该行业发展空间大。建立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的电池循环或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追溯体系十分必要,这有助于推动后端回收、循环和再制造产业发展,为行业应用场景实现提供支撑。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学校与浙江小灵拆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在新能源汽车循环产业领域的产教研融合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小灵拆产业运营资源优势和中汽研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及三电再制造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定与技术研发引领优势,共同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一体化平台,联合行业企业共同推进项目落地,为助力循环经济产业升级与"双碳"目标实现、推动新能源汽车循环产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