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今日下城刊发我校省委“五水共治”督查组成员阮少华的文章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11-21


阮少华

编者按:8月中旬,省委“五水共治”第九督查组来下城进行工作督查,历时6个工作日,阮少华同志以其亲身感受和对治水工作的感悟,撰写了《下城的城下之役》。全篇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修饰的口号,娓娓道来,朴实无华,既说水质问题积重难返,又说全民参与,爱河护河;既说地下管网“乱”的缺憾,也说开膛破肚“痛”的快意;既道破“黑臭河”的问题症结,也指出根治灵丹妙药。平淡的文风中,给我们以鼓励和鞭策,字里行间,穿透着一个督查组成员的认真、执着和期待。现将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北在上,南在下,这是人们普通的地理概念,但老底子的杭州人偏偏不认同。因南宋皇朝居南,杭州后人习惯以南为上,故1949年设行政区划时,杭州城南为上城区,城北为下城区。在杭州,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上宁桥和下宁桥,上宁桥在南,下宁桥在北。

早年,下城区只有武林、天水、长庆和潮鸣等南部4个街道。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和行政区划的调整,才有了北部的朝晖、文晖、东新和石桥4个街道。南部的武林门地区因杭州大厦、杭州百货大楼、银泰百货和武林路女装街而成为杭州的城市名片,而北部的东新、石桥等区域因曾经的城乡结合地带、外来人口集聚带来旺盛的房屋租赁业而成为常住居民的“聚宝盆与银袋子”。那儿移门设店、沿路摆摊的农居点及其穿越其中的背街小巷、黑臭河流给人留下背离时代的感觉。“大街像城镇,背街像农村”可以说是北部下城的真实写照。

黑臭河的问题在河里面,但根子在地下,在于城市地下残缺不全的管网系统。雨水、刷碗水、洗衣水、洗澡水,甚至马桶水、工业废水等等污泥浊水都肆无忌惮地通过城下的“高速公路”、“阡陌巷道”涌向河道,让昔日淘米游泳、逮鱼捉虾的河流变成了又黑又臭、人们惟恐避之不及的彻头彻尾的城市下水道。

黑臭河扰民已经多时,它刺激着政府和沿河居民上上下下的神经。一场整治污水、消灭黑臭河的城下战役从年初打响。全民动员,毕其功于一役。书记、区长振臂一呼:让“城”外之水流经下城不再污染!足见其守土有责,保卫家园的豪迈气概!

城下战役是非同一般的硬仗。

打蛇打七寸,治污治“龙”头。城中村改造就是“龙头”,是重中之重。将没有雨污分离管道设施、人口(包括外来人口)承载过度的城中村首先进行整体迁建,最大限度减少因人的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对水体的影响。用下城区领导的说法,叫做“以城中村改造项目带动治水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品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当然,城中村的改造,因村民的诉求千变万化,且直接影响其出租房屋的丰厚收入,操作起来异常艰难,局部的拉锯战、消耗战、阵地战步步惊心。但是,城中村改造总体上还是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又有多少人不愿意入住窗明几净、鸟语花香、生活设施现代化的标准小区呢。

围追堵截,请”污”入瓮。将一切横冲直撞的污水关进笼子里,引导其进入城下污水管道。如阳台废水截污整治,沿河农居点、小吃、餐饮店污水纳管改造,依法拆除临河违法建筑等,形成对污水步步为营、四面楚歌的围剿局面。东新河边,触目的73个排污口成为主攻对象,截污的,拆违的,都是硬仗。拆违中,不乏抵触甚至激烈对抗者,有扬言恐吓报复的、有聚众围攻的,更有孕妇登上房顶扬言跳楼的。每一次执法行动都考验着治水指战员的心态、意志和智慧。

外科手术,快刀斩乱麻。我们城市的地下管线有个通病,就是没有统一的、完整的、准确的地下管线图,谁也弄不清城下到底有多少管线,以及线路布局和走向。早年做工程,筑桥修路的不关心市政设施,市政的管不了村民修路和造房。还有铁路、城建、水务、水利、电信、电力等,十八罗汉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法术,把那城市地下弄成了一团乱麻。就说那污水管路,谁也说不准在哪个位置在啥时候被什么工程弄成断头的或者破漏的,谁跟谁负责去?村民造房子或者开小吃店的,才不管雨水管抑或污水管,接通就万事大吉,雨污水串管现象比比皆是。东新河那一根根通向河道的73支长枪短炮无论下雨还是晴天都会污水泊泊……

清三河开始以来,陶角里在开膛,安桥路在治理,石匠弄管路在疏通,东新河排污点在封堵,无论大暑,无论暴雨,干的全是城上城下的外科手术,快刀斩乱麻,为的全是比邻的河道那一腔腔清泉。

全民会战,兵临城下。河道是老百姓的河道,河道整治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护,也真心地参与其中。我的河,我保护,我监督,蔚然成风。领导当河长是真的当河长,百姓当河长也是真的当河长,他们都用心地呵护一条条河流。6月的一天,“百姓河长”发现了美丽的桃花河飘起片片油污,循迹跟踪,原来是一邻近的宾馆地下排水管闯的祸。“百姓河长”立即督促该宾馆消除漏油隐患,并对排水口进行了封堵处理。

除了河长,更多的是老百姓,是志愿者,他们纷纷请战,兵临城下。贴沙河畔有“长春”护河队;学化工的陈奶奶当上了水质志愿监测员;82岁高龄的鲍大妈创立了“社区圆桌会”,经常召集街坊们共商治水良方……

技防人防,巧在攻心。我们的城市曾经河水清清,鸟语花香,现如今黑臭河包围的城市比比皆是。河流整治,恢复生态,难于上青天,毕竟积重,其实难返。整治河流,需要项目推进,需要电子监控、电子作战图等技术措施,需要投入人力管理监督,更需要改进人们行为习惯、提高城市居民素质。这些日子,街道社区上演的一幕幕精彩剧目,“圆桌会议”、“大手牵小手”、“携手1+6”、“反串说唱”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了社区居民的目光,润物细无声,悄然入心田。让心痛变成行动,爱护河流,爱护家园,关爱环境的意识和情愫正渐渐贴近人心,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心洁净,让源头的源头净化……

近日,中北桥畔,运河之滨,成群的白鹭或驻足栖息,或翩翩起舞。若城北的北大河、将军河等众多河道焕然一新、水清岸绿,吸引各类水鸟访问栖息,那是何等精彩的人间美景!

人们期待着,人们的朋友也期待着。(作者系省委“五水共治”督查组成员、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处级督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