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通达恒泰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要注意三种毛病:没到说的时候就说,叫做急躁;到该说的时候不说,叫做隐瞒;不顾对方的表情就说,叫做睁眼瞎。”孔子还说:“可以同那个人说的却不同那个人说,就会失去可以结交的人。不可以同那个人说的却和他说了,就是失言。智慧的人既不会失去应该结交的朋友,也不会说不该说的话。”
“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认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俗话说“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就是指与人沟通交谈,可以获得自己精神愉悦、收获巨大、感悟良多。
“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彼德·杜鲁克(Peter F. Drucker)说过。沟通反映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沟通反映了我们的能力和自信,沟通使我们的智慧与才能闪出夺目的光彩,影响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赞赏和尊敬,影响我们所获得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每天都在和别人沟通,有时候我们想改变对方,希望能认同我们自身的观点和理解,于是我们像伊索寓言中的北风一样想把对方身上的衣服刮掉,但我们发现我们越努力,结果却是越糟糕。所以,当我们要想得到对方的理解,希望对方赞同我们的观点时,请与他(她)真心的沟通,请把自己当作太阳,给对方以光、给对方以热,用时间将对方温暖、融化,人和人之间才能真正建立没有芥蒂的沟通之桥。
“彩凤双飞”是一种形容,它是古人对爱情的象征。而诗人却写道“身无彩凤双飞翼”,也就是说,在诗人生活的现实中,自己有一段恋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精神颓废,而是对美好的爱情有着一种强烈的向往,虽然现实中两人无缘相见,但是心灵相通,同样能够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诗人展示的是一种天衣无缝的感受,他与自己心爱的恋人之间产生灵感上的沟通。
翻开《辞海》,“沟通”解释为:开沟使水相通,后泛指彼此沟通。我们需要沟通,就像自己的身体需要神经一样,通过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产生、传递、储存、选择和处理系统;通过沟通,使我们具有使自己的主张被接受并得以贯彻的能力,我们获得和给予信息、观点和感受的水平,决定了我们解决问题、做出决定、达到一致和协调矛盾的水平。
每天,我们以许多方式进行沟通。我们交流思想、情感以及我们的期待。我们交流着关于那么多各自所喜欢和尊敬的人的看法;交流着各自的欢乐、变化、高兴和痛苦。不论是简单的或复杂的,有意的或无意的,有计划的或是特别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沟通是实现我们的目标、满足我们的需要、实现我们的抱负的重要工具。不论我们所做的沟通是否有效,沟通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
生活中没有沟通,也就没有了人生的滋味;工作中没有沟通,就没有了更多的乐趣;事业中没有沟通,就没有了更大的成功。沟通是人们获取信息并在其指导下更加出色地进行工作必经的核心过程,良好的沟通不仅意味着把自己的思想整理得井然有序,并将其进行适当的表示,使别人一听、一看就懂就明白,而且还要深人人心,促使听者全神贯注,同时也使看者更好的正确理解你的意图。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5%以上来自于你与他人成功沟通的能力。
交院人重视沟通,将沟通不仅视为是一种职业能力,而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是促进学院安定和谐、融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桥梁。
首先,交院人相信“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沟通从心开始。交院人都认同人生是一个生命过程、心理和精神活动过程的有机融合,在我们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维持和改善个体自身心理环境及其社会相互关系。通过沟通,我们发现他人的需要和展现我们自己的需要,因为任何相互关系都是围绕着需要而进行的。只有准确的沟通线路的存在,我们才会自由地表达重要的思想和情感。只有良好的沟通方式的存在,每个人生命、生活才可以更充分地享受健康、快乐。有效沟通可以化解矛盾、消除隔阂、融洽关系、加深感情、增进理解,有效沟通可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信任和尊重,实现校园安定和美,共同发展。
交院人赞美人与人的胆肝相照、真诚相待,认为教育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育教学的基础,是实施教育改革、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实行育人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有利于建立平等互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沟通为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铺平了道路,使教学过程得到良性循环,推动教学健康发展。
第二,交院人感受“交一个朋友,打开一扇窗户”,沟通需要开放包容。如果我们把学校学习、工作比作一串精美的珍珠项链的话,学校师生员工就是一粒粒上等的珍珠,沟通就是串起珍珠的细绳,没有细绳的串结,珍珠再好也是散落的、零星的,成不了项链。如果我们把教师、学生比作是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的话,一根铁棒即使费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的。沟通就像是一把钥匙,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会奇怪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因为钥匙它最了解锁的心。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沟通,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打开心扉。
交院人崇尚“路魂海量”,认为开放的大学要求充分利用并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实现学校与政府、社会、企业的良性沟通互动,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求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大学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生、而立的,因此大学必须坚持开放办学,面向社会开放沟通,惟其如此,才能及时获得丰富的信息,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才能开阔师生的视野,突破传统观念的局限;才能充分地利用校外资源,增强自身的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交院人立足长远,以开放的精神和广博的胸襟,让自己的教师、自己的学生走出校门;以积极的姿态和坚定的信念,让自己融入行业、社会发展的历史大潮之中,去汲取社会、行业的营养,去体味校园、行业和企业文化交流的碰撞,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学院地处综合实力最强的长三角地区,深受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兼收并容的浙江文化的影响,一如既往的开放办学,积极地做好学院与社会的沟通、与行业的沟通,与企业合作顺畅对接,积极发挥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要建设者的作用。
第三,交院人坚持“有效沟通需要具有阳光一样的心态”的理念,有效的沟通提升价值。我们经常会想为什么幸福的人总是幸福,倒霉的人总是倒霉?道理就在于:心态决定一切!所谓心态,指的就是我们平时的心理状态。在实际工作与生活里,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真正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快乐,是我们送给自己最宝贵的礼物。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开心地做事、愉快地做事,而不能够自找没趣、自己找气生。
心态往往决定一切。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够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学习。这一点做得好坏,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素养的高低。我们强调拥有阳光心态的关键之点,是要懂得去欣赏别人。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自然懂得如何去欣赏别人。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如果我们与别人进行交往时的基本态度永远都是吹毛求疵、挑剔别人,那么我们的“敌人”往往就会被我们自己源源不断地寻找和制造出来,那样对我们自己有百害而无一益。通俗一点来说,拿你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不但往往行不通,而且人家肯定会不爽,甚至根本就不会接受。当你欣赏别人的时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往往都是天使,你的生活和工作通常都会变得美丽、动人、可爱;当你挑剔别人的时候,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往往都会变成恶魔,你的生活与工作则通常也会因此而变得枯燥、乏味、悲哀。
决策学派管理学家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认为,沟通可视为任何一种程序,组织中的成员,将其所决定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各方面的和谐。我们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尤其是高等教育步入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很多难题,交院希望每个人都用积极而有助于成长的方式来沟通。
现在,我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是,满足感在减少;我们的沟通的工具在增加,但是深入的沟通在减少;我们认识的人在增加,可以交谈的人在减少;……房子越来越大,里面的人越来越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破碎的家庭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楼房越来越高,事业越来越矮……哪里出了问题?出在是否有效沟通。其实生活中每个人更愿意看到充满热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难题。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说过“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在与人沟通时,交院人强调都要心怀积极的想法,相信任何成就首先取决于对人的态度。与人沟通要乐观向上,保持热情;使用正面言辞,言语简洁;专注于话题,直达目标。
校企合作中的沟通:与浙江省邮电建设工程公司合作建设实践基地
浙江邮电工程建设公司始创于1959年,是一家集设计、施工、维护、研发、产品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通信工程服务企业,是浙江省唯一的“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施工企业,公司现有员工近8000人,年业务收入9亿余元,在全国同类企业综合实力位居第二位。公司下设有综合支撑、规划设计、网络技术等7个专业公司;杭州、宁波、温州、北方公司、南方公司等15个省内外区域公司。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公司在海外设有沙特、阿联酋、非洲等多个分公司,业务遍布全国以及东南亚、中东、非洲、西欧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浙江交院主动与公司进行沟通,双方建立一定的感情,通过交流让公司对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深刻地了解。广泛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学校来讲,保持与公司的经常沟通,了解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供求信息,有针对性的满足公司的需求。对于公司来说,学校绝不能有事才与公司联系,当知道公司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就应该主动热情地协助公司解决需要帮助的问题。与公司2010年11月正式揭牌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标志着有效沟通创造多方共赢。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校企合作沟通渠道的通畅,犹如中医理论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2009年10月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建校内通信技术培训/实训基地,企业投入价值427万元的交换、传输等设备,学校配套投入110万元建设资金,以企业设备为核心,按照现网运行标准新建通信电源系统、三网融合(XPON)、WLAN以及室外的通信管道、杆路等设施,目前已建成了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集员工培训、学生实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基地。2010年6月,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展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通信技术重点专业建设的协议书”共建省示范重点专业,企业全程参与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标准制定等工作,并全力支持通信技术专业成功申报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重点专业。为更进一步深入地合作发展,保障运行顺畅,杭州公司与信息分院对口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由双方总经理与分院院长主管,列入公司常设机构,制定了《校企合作项目办公室工作职责》并进行相关文化建设,在体制机制、组织机构中不断创新实践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
三人行必有我师。
校企合作中教与学的矛盾,教学改革与企业实践总有“盲点”和“疏忽”的区域。通过有效沟通,交院人都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诚意和心胸,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启发思路,唤起灵感,发现隐患。通过交院的专业建设、公司高技能人才使用中的相互提醒,矫正合作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偏差,帮助双方减少失误。
2006年9月校企双方达成了合作培养人才的共识,开始共同制定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实施教学,以《通信线路工程与施工》课程为典型,在师资、技术、设备、资源、基地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企业接纳学校教师到工程一线参与实际项目、选派一线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形成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点共同教学,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预就业,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企业用人需求的零距离。《通信线路工程与施工》在2007年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当年全国通信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仅有的2门课程之一,校企合作编写的《通信线路工程与施工》教材也被评选为2009年度省重点教材。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沟通到位是最难的事情,如何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力造成的效果不佳?如何让企业在合作中获得利益?如何对企业需要的生源进行选择与入学门槛的设定?如何解决订单培养与学生的实践、实习与就业问题?合作难,难于上青天。
学院与公司的校企合作始于2005年,学院经常与公司商讨培养需求、培养规格、培养目标,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已连续开设“通信线路工程”订单班5届,通信技术专业先后300余人在公司顶岗实习,180余人进入公司工作,目前在职143人,工作在通信工程建设运维、设计监理、移动通信、数据网络等部门岗位,数十人成长为班组长、主管、项目经理等基层管理人员,多人被授予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18人被派往海外公司担当重任。
公司需要什么,教学中就强化什么,学生就动手反复操作什么。我们力求做到按公司的需求,以及现场的操作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完善融入公司现场,贴近公司的需求,结合实际力求做到所教、所学、所用三者的有机衔接。“多方共赢、共同发展”是合作双方的一致目标,通过长期的合作,学院从公司员工学历提升、新员工入职培训、人才储备等多方面支持公司发展,学校定向为公司提供本、专科学历教育123人,累计培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25期,1000余人次,促进了公司的学习型企业建设,为公司提供稳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