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教务处供稿)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8〕21号),我校质量管理办公室马林才教授领衔,刘美灵、刘大学、朱福根、陈文华、吴志军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基于国际化校企合作的高职汽车专业“双主体、多元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他们取得了学校办学历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了自1989年设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来学校一等奖零的突破,表明我校教学改革走在了全国1300余所高职院校的前列,得到了高职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基于国际化校企合作的高职汽车专业“双主体、多元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成果始于2003年,针对当时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汽车制造商需求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国际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而研究。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依托国际化合作项目,践行‘双主体、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法。主要解决了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国际品牌汽车先进技术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如何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等问题。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德国媒体《法兰克福汇报》和《China Contact》等媒体宣传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直以来,学校紧抓人才培养关键环节,践行“双主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中德SGAVE等国际化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校企双主体管理和一对多的多元化培养。学校按照“多渠道、递阶式、多维提高”的模式培育“双师双能”师资队伍,通过聘请优秀外籍技术专家、“双一流”大学博导、全国技术能手、企业首席技师等作为客座教授,提升教学团队的国际视野、外语交流能力、职教理念和实践技能等,走出一条国际化“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新路径。
深化产教融合,营造劳动光荣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氛围;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实现“适岗、适应国际品牌和符合社会需求”等目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大大提升。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经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项,每4年评审一次,旨在奖励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原创性、实用性、示范性的教育教学成果,代表了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和最高荣誉,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并称我国四大国家级奖励。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3个大类。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奖励项目45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399项。
学校将继往开来,不断总结教学建设和改革的成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培养交通建设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方针,担负起“为学生提供最优教育,为社会提供最佳服务”的历史使命,遵循“励志力行”校训,致力于建设办学理念先进、行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